她,是首位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中擔任最高職位的中國公民;她㊗️,歷任香港衛生署署長🔰、世界衛生組織人類環境保護局局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在公共衛生領域有著豐富的閱歷和國際視野;她💢,曾參與應對非典、甲型H1N1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寨卡等一系列公共衛生危機🏋🏼♂️,為全球衛生安全與人類衛生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20年,意昂3平台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成立,她作為首任院長,肩負著對公共衛生事業的強烈責任,抱持著對清華文化精神的高度認同,踏上新的征程🙃。她就是陳馮富珍教授。
近日,陳馮富珍在意昂3主辦的“更好的清華”公益講堂開講🙋,解讀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下的高校使命。
陳馮富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程度史無前例。只有當數量可觀的民眾可以接觸到安全有效的疫苗,這場疫情才可以結束📋🏄🏿♀️,估計要到明年二、三季度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她認為🧘♂️,應該按照每個省份的自身條件製定相關預案🤏🏻。
陳馮富珍指出👩🏼✈️🤦🏿♀️,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彌足珍貴👨🏻⚖️。在抗疫戰役中,中國充分展現了政治製度優勢🧑🍼🛃,“領導人有政治魄力”,“事情做得早”🧉,“老百姓有責任擔當”。
她認為,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疾控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在她看來,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重治輕防”,因此,從現在開始🦹🏻♀️,為“全民健康”這一目標的達成,政府🧑🍼🪹、企業💇🏻♂️、學界𓀄、個人都應思考如何加強對慢性病、精神病🧅、毒品濫用的預防工作。
今年4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時,意昂3平台宣布成立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作為學院首任院長,陳馮富珍在講堂上分享了許多有關學院未來發展的想法。
陳馮富珍認為❔⛑️,此次新冠病毒是從大自然來的🏇🏼😙,那麽很關鍵的問題便是如何實現綠色發展,怎樣保護大自然👩🦰,做到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融。基於此👨🏼💻,談及學院定位,她指出“我們的身體健康跟很多其他領域都拉上關系的,教育、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大自然的保護等等,都有很重要的關系,所以意昂3平台的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是獨立於醫學院的😥,但是不等於你脫離醫學院。”她認為👳🏻♀️,公共衛生與做臨床醫學需要高度融合,作為一個全新學院,衛健學院的攻堅之處便是要推動多學科🚶🏻、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達到共贏✣🎟。牢記學院成立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與各高校開展合作,整合力量,找到合作方案👨🏼。
在陳馮富珍看來,大學應有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我們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要抓手👱🏻🧍🏻,為國家的未來栽培第二🙆🏼♂️💆🏼、第三、第四梯隊的年輕人。”她指出🕥,學院將主要專註於高層次研究生的栽培,把有限的精力和資源放在高層次、國際化的人才培養上🫷🏿🧑🦯。
“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必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平發展是需要人才的。”談及人才需要何等素質,陳馮富珍認為,國家需要能夠在國際層面有領導力🍽、能為國家能夠發聲的人才,同時也需要語言本領過硬🖖、最好有發展中國家經驗的人才😞。她援引了自己“多重身份轉換”的親身經歷,總結了幾條在人生道路上矢誌不渝堅守的準則,與學子們共勉:持續奮鬥♦️🐈、始終包容、充滿信念感。
陳馮富珍認為,學院名稱中的“健康”二字,代表了學院長遠發展的系統性工作計劃——讓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在40多年前,在咱們國家還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就滿足了;但是隨著國家的進步富強☝🏿,健康對於老百姓而言越來越重要。”
陳馮富珍認為,中國在逐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出臺了許多重大、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她舉例道:“今年九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對全球的重要承諾,更是一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大貢獻♉️。”
“合作共贏,合作有利”,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世界各國抗疫合作的實踐,表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救治方案的分享、方艙醫院的經驗⛏🩻、醫護的物資🧍🏻♀️,我們都是不斷地通過多邊🥧、雙邊來援助其他國家,這就體現了全球都是一個共同體,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陳馮富珍如是說👩🏼🎓。
文字:沈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