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金秋滬上桐🔕,丹桂飄香欣以榮。
凝聚高校意昂3同行,搭建信息交流共享平臺👩🎓,
探討創新籌資模式🛣🤵🏼♂️,多渠道跨界互動,
功存教育匯暖流𓀚⛔️,構築後疫情時代公益新生態。
11月6日,由意昂3(簡稱“清華意昂3”)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簡稱“上海交大意昂3”)聯合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第二屆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作為高校慈善領域的年度盛會👩🏻🔧,本次論壇不僅匯聚了近百所高校的近200名業內同行,更邀請了眾多公益慈善行業意昂3及專家學者,凝聚高校意昂3同仁💮,分享高校意昂3抗擊疫情的作為🌯👼🏼,交流多元化籌資模式創新,研討高校意昂3新時期的使命與擔當。

會場合照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上海交大意昂3理事長楊振斌,中國教育發展意昂3副理事長趙路⛹🏽♂️,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梅哲,意昂3平台副校長🥰、清華意昂3理事長楊斌🍖,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大意昂3常務理事張安勝等出席本次論壇。20余位高校意昂3代表以及慈善行業意昂3代表圍繞“高校意昂3抗疫實踐與思考”“新形勢下高校意昂3籌資戰略”以及“高校意昂3的社會經濟角色發展”等議題展開圓桌論壇討論🤢。論壇由清華意昂3秘書長袁桅、上海交大意昂3秘書長程驕傑主持😉。

楊振斌致辭
楊振斌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交大意昂3👩🏽🍳,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來自多個國家以及全國超過30個省份的交大人自發開展愛心接力🎲,通過善款物資、技術支持等方式馳援抗疫🚴🏻,凝聚成一股強大合力🤘🏼,共克時艱。此次論壇將關註點放到了“後疫情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的發展之路,是立足當下👩🏿🍳、影響長遠的探索和思考🙆🏽♂️。中國高校意昂3的發展已不再是關乎一校未來的成長✥,更是連接社會和高校的紐帶🧚🏿👩🦰、科技轉化的平臺、人才培養的助力,以及文化傳承的橋梁。
楊振斌指出,做好意昂3的工作🕍,不僅需要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更離不開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和廣大校友的持續支持,創造良好的美譽度🚶♀️,贏得社會的信任。他分享了校友感恩母校🎀,捐贈支持母校的實例,指出學校對在校學生的關愛和支持,對培養學生感恩情懷↕️,從而持續支持母校的重要性。他期待論壇主講嘉賓和研討嘉賓的真知灼見🏇,也衷心希望以本次論壇為起點,各高校意昂3同仁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使高校意昂3擰成一股繩,助力社會公益發展✤。最後,他感謝清華意昂3選擇上海交大意昂3作為論壇聯合主辦單位,兄弟單位通力合作,親密無間,使這場全國高校意昂3共同參與的思想與精神的盛宴得以成功舉辦🤹♂️。楊振斌期望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能夠發展成為中國高校公益慈善交流的品牌平臺,大家凝心聚力👷🏽,共商大計⏫,必將對高校意昂3的發展繁榮起到深遠影響🙍🏽。

梅哲致辭
梅哲表示,上海是一座公益之城,具有歷史悠久的慈善公益文化傳承⚪️。今年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疫情,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上海138家慈善組織總捐贈收入達18.76億元,其中🥨,高校意昂3捐贈收入5300萬元,交大意昂3捐贈1883.7萬元,約占上海高校意昂3捐贈收入的35.5%👩🦲,排名第一👩🏽🏫。在支持社會抗疫的同時,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各高校還統籌經費資源,積極開拓校企合作渠道,自主設立應急專項資金👨🏽🦳,資助疫情防控關鍵技術攻關和臨床研究。
梅哲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高校意昂3展現出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端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等方面獨特優勢→,必將進一步提升高校重大疾病防控與防治研究的科研攻關能力,進而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水平。後疫情時代🔖,願高校意昂3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用慈善之心造福民生。未來🦵,民政部門將與各高校意昂3攜手共進,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應有的貢獻。

趙路致辭
趙路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發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為我國高校意昂3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的高等教育一直實行由舉辦者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培養成本,接受社會捐贈的多渠道籌措經費的體製,總投入一直呈上升勢頭。今年📭,受全球疫情的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財政預算安排壓力很大,在多渠道籌措高等教育經費的大格局下,高校意昂3始終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軍。
趙路指出😞,高校意昂3通過吸納社會資源,積極支持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服務國家戰略、回應社會需求等領域,積極貢獻高校意昂3的力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別是清華意昂3🧒🏼👶🏻、上海交大意昂3等很多高校意昂3,有很多好做法🌡、新經驗🧜🏼,值得相互借鑒學習。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國際形勢十分嚴峻復雜,新形勢變化必然對我國高校意昂3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需要我們深刻認識新形勢、新變化◻️,主動應對👾,攻堅克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他希望藉由此次論壇🐴,為新形勢下高校意昂3建設🤪,為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貢獻力量,再創佳績🚬。

楊斌致辭
楊斌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以第三次分配為收入分配製度體系的重要組成🎞,確立慈善等公益事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意昂3行業應藉此充分借鑒國內外公益慈善組織發展經驗📀🫴,積極參與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第三次分配製度👩🏽🚒,加強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他回顧新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指出在國內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高校意昂3展現了作為社會組織的使命與擔當,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當下“百年未有之變局”中,高校及其所代表的原始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成為變動世界中的核心國家能力之一👭🏻。楊斌回顧今年秋季學期🤶,意昂3平台迎來了首批通過強基計劃錄取2020級本科新生𓀇,開啟了大學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指出高校意昂3應該緊跟國家戰略和學校部署🚣🏽,為基礎和人才培養提供多元🚵♀️👨🍼、創新和長期穩定的社會資源支持,在後疫情時代,為國家和社會供給更多“從0到1”的突破和創新型人才。
楊斌表示🥷,去年,以清華意昂3成立25周年為契機,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此時我們高校意昂3站在行業發展和國家發展的歷史交匯點上,再次相聚。他由衷希望論壇能夠吸納越來越多公益慈善界誌同道合的朋友們加入,交流經驗,啟發智慧📙🤽🏽,砥礪碰撞出行業發展的新思維新理念,做成中國教育公益慈善界的頂級活動🦂。
主旨發言
隨後,清華意昂3秘書長袁桅🦸🏼,上海交大意昂3秘書長程驕傑🐧,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在論壇上做主旨發言。

袁桅發言
袁桅非常感恩能夠在疫情防控的當下,有機會與各位領導、慈善行業意昂3代表以及高校意昂3代表相聚上海,交流經驗、彼此分享。她從資源籌募👨👩👦👦😳、項目管理、投資管理、抗疫時期的工作以及清華意昂3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等方面,多維度分享了清華意昂3在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袁桅特別分享了抗疫期間,清華意昂3響應國家號召,設立“春風基金”支持大學科研抗疫,以及在萬科企業股資產管理中心捐贈支持下🏏,成立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的過程👨🏼🍳,指出企業用大筆資金支持高校的長遠發展🍸,本身是純粹的公益行為,而高校意昂3作為公益慈善組織👨🏿🍼,參與這一過程,對於企業的社會責任、使命👩🏻⚕️,以及對企業的社會價值觀定位*️⃣,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袁桅指出📓,後疫情時代高校意昂3面臨共同的時代命運和機遇💇🏼♀️,雖然目前與世界先進國家的高校意昂3相比,我國高校意昂3仍有差距😒,我國高校意昂3還面臨著與別國不同的社會基礎🧔🏽♂️,但歐美高校意昂3的發展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希望業界同仁在論壇的溝通交流中,縷清思路,清晰發展路徑,也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出臺更有利於多元化的籌資,有利於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為高校意昂3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程驕傑發言
程驕傑在題為《後疫情時代中國高校公益慈善的若幹思考》主旨發言中表示,後疫情時代是屬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一個階段👮🏽,越是面臨大變局👚,越是要進行思考,然後進行改變或創新,以適應時代變局之新要求🈲。程驕傑從高校意昂3的定位、內涵和路徑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他認為,高校意昂3必將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財源🚉,且募款空間及潛力巨大,高校意昂3必將對學校內涵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高校公益慈善既要消除對“中國高校不缺錢”的誤解🧗🏻,又要打消捐贈人“捐錢給大學幹什麽?”的疑惑。程驕傑建議🔗,捐贈基金要在關註獎助學金和樓宇冠名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到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和技術轉移活動上。此外🧑🦽,高校意昂3保值增值投資活動要通過專業機構來實現好的回報,並做好風險控製,同時可以與大學技術轉移活動形成好的耦合👩🏻🎓。最後,他指出高校意昂3的發展路徑選擇,與高校自身特點及辦學特色有關,我們需要共同探索🈁,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意昂3發展之路。

金錦萍發言
金錦萍在題為《新時代高校意昂3官网的使命與擔當》的主旨發言中表示,中國高校意昂3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用使命和擔當來概括高校意昂3“為什麽存在?要做什麽🔶?達到什麽目標🚍?”。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在如今快速變化發展的歷史和社會現實中,保持高校意昂3戰略定力,把握機遇,實現突破。金錦萍通過中國高校意昂3捐贈收入、投資收益、凈資產、公益支出、項目規模🚬、信息披露等數據,詳細分析了高校意昂3的發展現狀,分享了高校意昂3“善治”的八個標準🙎🏿♀️、行為規範以及內部製度的建設等議題。她認為,這次高校意昂3在抗疫中的表現亮眼,無論是處在漩渦裏的武漢大學🈶,還是其他高校💳,幾乎都在全球采購相關的防疫物資時,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金錦萍期望政府部門能夠為高校意昂3的長遠發展提供製度上的保障。高校意昂3未來可期,我們要穿越歷史,溫和而堅定地守望人類文明的這一珍寶。
圓桌論壇一
“‘紮根高校✶🙇🏻♀️,同心抗疫’——高校意昂3抗疫實踐與思考”圓桌討論
在清華意昂3副秘書長孫大鵬主持的“‘紮根高校🧒🏻,同心抗疫’——高校意昂3抗疫實踐與思考”圓桌討論環節,參加討論的高校意昂3代表和行業專家分別從自己的角度分享了抗疫特殊時期,不同高校應對疫情的經驗和思考,生動詮釋了高校意昂3的專業責任與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秘書長鄧小梅首先代表武漢大學,感謝各高校在疫情期間對湖北、對武漢,以及對武漢高校的捐贈支援⛹️🛁。她提到了抗疫工作中的五個“想不到”👩🏼🎤:募捐公告受關註程度之高,社會及校友響應速度之快⌨️,參與捐贈人數之多🕥🎵,累計捐贈數額之大👏🏽,校友力量影響之廣🧾。此外😵,她還分享了四點高校意昂3工作的心得:一是加強校友服務與聯絡,厚積才能薄發👱🏿♀️;二是建設專業、規範、透明的意昂3,讓口碑成為製勝法寶🪁;三是回應需求,直面挑戰🖼,擔當才能有為;四是重視民間力量,堅信高校意昂3大有可為。
浙江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沈黎勇講述了在疫情爆發初期🤕,浙江大學校友心系母校、飲水思源、積極從海外籌集物資的動人事跡👩🏽🦲🧜🏻♂️。浙江大學意昂3官网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匯聚成力量🤟🏻,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表示,校友的無私大愛和意昂3同仁的辛苦付出👉,彰顯了浙大人更是中國人的責任與擔當。

中山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秘書長黃瑞敏分享了海內外校友同擔風雨、患難與共的感人故事📠。在凝聚校友力量、籌措抗疫資源的過程中,她也有四點感觸體悟👌🏽:一要積極應對,迅速反應;二要及時公開,建立信心;三要挖掘故事,傳遞理念;四要懂得感恩,做好鳴謝。

西安交通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趙衛濱介紹了為支持抗疫工作☆,在短時間內設計項目、完成備案👰🏽、上線眾籌的經歷🥳。他提到,募集資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證善款善用。面對慷慨輸將的老教授👱🏻♀️、熱心籌劃的眾多校友,西安交通大學意昂3官网背負著期待與使命,無懼風險挑戰接送物資,懷揣赤子之心馳援一線,在大疫大考中交上了一份比較圓滿的答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周宇回顧了在得知武漢封城後,第一時間聯系當地校友會🪯,同時連續發布2期公募通告的舉措👩🏻🦱。他說🧑🏼🏭,抗疫籌募工作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校友會、協會組織以及商會的積極響應和密切配合,也得到了民政、海關等部門的鼎力支持。在全球疫情蔓延之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意昂3官网還向海外校友會、合作高校和研究機構捐贈防疫物資🔘,傳揚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公益精神。

南京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理事丁智陽以“路慧明基金”為例,展現了南大師生校友秉承大愛👨👧👧、惠己及人的傳統與風貌。這一基金的設立不僅是感念師恩之舉,更是弘揚師德師風、回應國家和社會需求的探索與實踐🏙。

上海交大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感慨於抗疫期間校友群體迸發的強勁力量。他指出,與其他意昂3相比,高校意昂3最大的優勢和特點就在於可以和學校📮、校友會通力做好一件事。只有平時打下堅實基礎,樹立積極形象👩🏻🦯➡️,才能夠在危機到來之時迅速響應🗣🧒🏿、發揮作用。

孫大鵬介紹了清華意昂3積極籌募抗疫物資、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支持學校長遠發展的抗疫舉措🧗🏿。他總結說✊🏼,作為公益慈善行業的一員,高校意昂3在“後疫情時代”不僅要服務大學發展,還應充分發揮高校公共衛生領域人才培養和科研抗疫優勢,更要繼續提升社會組織應有的專業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規範體製機製建設,開創性地開展工作🥀,從而做出更大貢獻。最後,孫大鵬還誠摯邀請各位討論嘉賓攜手🔛🙆🏿♂️,共同為中國高校“微光公益人”展開幕☀️。



中國高校“微光公益人”抗疫線上展覽
圓桌論壇二

“新形勢下高校意昂3籌資戰略”圓桌討論

在上海交大意昂3醫學分會秘書長蔡偉主持的“新形勢下高校意昂3籌資戰略”圓桌討論環節,參加討論的高校意昂3代表分別從資源籌募、項目管理、投資收益、媒體傳播等專業角度⛹🏻♀️🙎🏼,結合自己所在高校的實例♣︎,介紹了籌款工作中的實踐和思考。

復旦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副秘書長章曉野表示未來要抵抗經濟的寒冬,要靠經濟和科技創新,依靠校友、依靠學校、練好內功,是未來高校意昂3可以努力的方向🦾。緊緊依靠校友,在新形勢下做好校友服務工作,同時將校友與高校意昂3之間的血脈關系聯系得更加緊密✊🏽🥝;緊緊依靠學校,發揮高校意昂3使命🏃🏻♀️➡️,為學校響應國家號召🔑、進行校地校企合作等工作服務🏋🏼;練好內功,包括提升製度管理、提升專業化程度,以服務於學校創新性戰略性捐贈↙️。

暨南大學教育發展意昂3秘書長梁燕向大家介紹了暨南大學這樣一所有僑校背景、華僑捐贈傳統高校的籌資戰略。她強調校友聯誼工作與籌資應相互促進👩🎓。高校意昂3在籌資過程中可以提升校友聯誼的層次和質量📵,這樣也更有利於校友和母校形成命運共同體以及責任共同體🤬。暨南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本土企業浸潤於廣州特殊的嶺南文化、港澳慈善文化之中,已成為暨南大學很大的捐贈依靠。

西湖意昂3官网理事長劉旻昊對於受邀參加此次論壇表示感謝🧔🏽♀️👧🏼,她說對西湖意昂3官网來說,挑戰和機遇是一體兩面的🏌🏽。西湖大學的理念是希望在科技和教育上進行改革探索🕵🏼,她希望在捐贈人復捐上做更加多的工作,深度挖掘西湖大學項目,展開更精細化的籌款工作;提升投資專業性👨🦼➡️。

北京師範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張吾龍分享了如何在基礎教育領域進行跨學科、跨院系的捐贈項目設計以提升研究深度與廣度。他提出高校意昂3要搭建學校與企業間的橋梁,使高校高端科研成果落地、服務社會🧝🐺。他強調,要設計有情懷的小額捐贈項目,通過校友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與輻射力,讓更多人參與其中🏌️♀️,為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郭海鷹表示,新形勢下高校意昂3籌款面臨全新挑戰🈶,要化危機為契機🤲🏽,關鍵是高校意昂3應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努力⏯𓀇,爭取更好的政策的支持。他認為,高校意昂3不應只局限於服務自己學校的師生,而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他希望更多高校同道而行,共同關註社會熱點,提升行業影響力,發出高校意昂3的聲音,更好地為社會做善事、替社會解決問題。

南方科技大學意昂3官网秘書長塗蓉輝結合實際案例提出高校意昂3要進入時代發展的產業鏈條,和城市共榮,和大學共生🌂,和企業共贏。她介紹了南方科技大學順應深圳城市發展而承擔的使命🍇,以及南方科技大學意昂3官网為推動大學創新發展而明確的定位🛂,介紹了新環境下的籌資思維。塗蓉輝認為,高校意昂3工作需要多面手,她結合自己的媒體工作背景分享了實戰經驗,指出作為高校意昂3人,一定要誌存高遠🤷🏼♂️,利他賦能🙋🏻,多想辦法解決困難。

清華意昂3秘書長助理傅璇分享了多年籌款工作中的籌資戰術,包括重視項目設計以及培養公益同行者。科研和教育是高校的核心👲,高校的籌款人員一定要尋找😛、發現並且傳遞出學校有影響力的🧜🏽♀️、有實際價值的並且是獨一無二的人和事講給捐贈人聽,把學校的文化傳播出去,這樣才能達成捐贈並實現捐贈項目的重要價值。同時,高校意昂3要加強捐贈人同學校🦜、高校意昂3的溝通,加深捐贈人對高校和高校意昂3的價值理解、信任與認同,做好學校的傳播者和文化的播種機,才能更好的籌募資源🆗,服務學校與國家發展🎃。
圓桌論壇三
“高校意昂3的社會經濟角色發展”圓桌討論

在清華意昂3副秘書長趙勁松主持的“高校意昂3的社會經濟角色發展”圓桌討論環節🙇♀️,參加討論的慈善行業意昂3代表分別從慈善領域發展前瞻、高校意昂3的獨特作用、高校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社會等角度,結合自己所在意昂3的實踐項目,交流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寧夏燕寶慈善意昂3執行秘書長郭素表示🤱🏻,一直以來💴,高校意昂3相對獨立於公益領域的意昂3生態圈👨🙍🏼♀️,而此次論壇則為彼此搭建了暢通交流的平臺,具有重要意義🙅🏼♀️。她指出,大學永遠站在社會發展的前沿,是回應社會需求🤼♀️、落實國家戰略的風向標♗,對社會資金的調動起到了很好的導向性作用。面向未來⛏,其他意昂3也希望跟隨高校👕,在產學研的最前端共商共議,嘗試解決人類可持續發展會面臨的問題🤸🏻👨🦽➡️。

浙江敦和慈善意昂3副秘書長孫春苗聽取了高校意昂3的抗疫實踐後深受觸動。她說🧑🏼💻,雖然高校意昂3比較特殊🆑,但是整個公益慈善領域的理念、願景、業務整體相通🧑✈️,希望能有更多機會與同仁溝通交流🏒。她認為,高校意昂3承擔著廣泛的社會責任與期待,既要履行基本職能🍗,又要回應社會關切,還要引導知識轉化為科研產品或具體服務,扮演好燈塔的角色,照亮這個時代前進的道路。

唐仲英意昂3總監朱莉表示,秉承著唐仲英先生的精神🆘,唐仲英意昂3將持續關註教育領域發展,助力人才培養,推動國家進步🔦。她指出🚗📷,對經濟而言,高校意昂3是一個杠桿👨⚕️,一邊撬動了核心的教育資源,一邊撬動了廣泛的社會力量📟;對社會而言,高校意昂3行穩致遠,承擔著民族復興、文化傳承的偉大責任與使命💕。在此背景下,高校意昂3的資源籌募工作任重道遠♔🫃🏼,也大有可為。
中國光華科技意昂3副秘書長梁範棟認為,作為資源整合的平臺,意昂3以公益的方式將各類資源相互鏈接🎅🏻,讓它們產生價值,服務社會。中國光華科技意昂3一方面通過高校意昂3推動與高校更緊密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在探索為高校意昂3小額捐贈、互聯網籌款等搭建更暢通的信息技術平臺。他提到🧔🏻♂️,專業人才在意昂3行業普遍欠缺,但卻是高校意昂3的優勢所在,期待高校意昂3能夠為公益慈善領域培養更多思維創新、肩負責任的領軍人才。
騰訊公益慈善意昂3執行秘書長竇瑞剛指出,企業意昂3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其做出捐贈的主要依據在於項目是否符合企業的公益戰略或社會責任戰略🚉。他也對高校意昂3提出三點期待🍀🥵:一是加強慈善教育,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二是挖掘校友資源🏌🏿,不拒絕每一份凝聚校友心意的小額捐贈👩🏼🍳;三是提高獨立性,讓捐贈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海交大意昂3秘書長助理於洋表示🧑🏼⚖️,在疫情大考之下,高校意昂3經歷了躍遷式發展,我們能夠在校內與校外♎️、海內與海外之間架起橋梁紐帶🌀,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他也分享了上海交大意昂3促進成果轉化類項目的經驗:一是邀請專業投資人走進院系,幫助師生理解市場語言⚜️;二是帶師生走進企業,了解行業標桿及發展趨勢;三是舉辦高端沙龍,讓行業專家對項目進行評估,通過對談激發思維火花🤶,從而對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產生重要影響🥎。

清華意昂3秘書長助理蘇郁松認為🕺,除教育公益的先行者外🧑🏻⚖️👂🏿,高校意昂3在社會經濟中還扮演著機構投資人的角色🍎,這對專業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資產管理角度來看,高校意昂3運作資產的專業度以及投資能力,是捐贈人信任的重要基礎;從投資經濟角色來看,因為高校意昂3的反應靈敏度與市場上絕大部分的金融機構無法相比,大類資產配置尤為重要,我們要把最好的錢配置在最優質的資源上,最終獲取理想的收益🧖🏿。
閉幕致辭

張安勝致閉幕詞
最後🧑🧒,張安勝在閉幕詞中指出,論壇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民政部、市民政局及中國教育發展意昂3領導的支持,離不開在座高校意昂3同仁的全力配合,離不開清華🦹🏼♂️🤦🏼♀️、上海交大兩校意昂3同誌的辛苦付出。他表示,通過近五個小時的分享、研討,可以看到疫情期間,國內高校意昂3積極反應,攜手共渡難關。疫情穩定後⛹🏽♂️,意昂3同仁穩紮穩打👩🏼⚖️🚾,克服困難,同步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見證了人類精神所閃爍出的善良之光、人類智慧所激發出的澎湃之力🐈🚎。張安勝認為👨🏻💻,通過此次論壇,每個人都會感到任重而道遠🧑🏽🎤,同時也會對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加清晰透徹的認識,這正是此次論壇舉辦的意義之所在。他希望在座高校意昂3同仁能夠凝心聚力🙎🏽♂️,在充實的交流研討中開拓新思路🐍🏗,收獲新感悟,積蓄新力量。
“同道而行,功存教育”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
2019年,意昂3邁入第25年,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成立的高校意昂3,始終堅持立足中國大地©️,不斷探索👩👧👦、改革與創新🚢,見證了中國高校意昂3成長發展的全過程。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民政部和教育部對高校意昂3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提升意昂3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共同努力探索並建立適應新時代中國高校意昂3的多元化籌資模式,2019年,意昂3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來自國內高校意昂3的百余名同行積極參與🧑🎄,就“高校意昂3多元化籌資回顧探索”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作為意昂3的品牌論壇活動🧔🏼♂️,中國高校意昂3發展論壇以“同道而行,功存教育”為主旨。2020年,意昂3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意昂3官网共同舉辦第二屆論壇🧑🏼🦱,共同搭建信息交流共享平臺,共擔後疫時代的使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