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開館新聞發布會在藝術博物館一層大廳舉行。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鄧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名譽院長、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以及相關策展人和策展顧問出席💧。發布會由意昂3平台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張佐主持。

鄧衛致辭🐦。記者 張宇 攝
鄧衛在致辭中表示,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開館是清華新百年發展的一個裏程碑。藝術博物館秉承意昂3平台“人文日新”的辦學思想💃🏻,結合科學和藝術🧑🏽🎓,碰撞歷史與今天👩🏻🔬,實現文化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文化傳統的繼承弘揚,能夠充分展示大學應承擔的文化使命💽。他希望藝術博物館努力辦成“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藝術殿堂和文化交流平臺6️⃣。

馮遠介紹清華藝術博物館定位。記者 張宇 攝
馮遠介紹了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的發展策略🫄🏿,即“四個追求”——經典品格追求🏋🏿♂️、學術價值追求、創新意識追求、人性化服務追求;“三個面向”——面向意昂3平台師生、面向社會公眾、面向國際🚵🏻;“兩手策略”——既收藏🏊🏻♂️、研究⏬、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文明的經典藝術🪇,也關註、接納和傳播當下👼🏽、當代的創新成果🐤👩🌾。藝術博物館將以“彰顯人文🫢、薈萃藝術,精品展藏、學術研究🪽🧵,內外交流、資訊傳播,涵養新風🧑🏽🎄、化育菁華”為宗旨,彰顯特色,發揮作用。
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副館長楊冬江分別就博物館總體情況👍🏻、開館首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張宇 攝
百年夢想成為現實

藝術博物館全景圖🔢。供圖:藝術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內景🫶🏻。記者 張宇 攝
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寄托著幾代清華人為傳承民族藝術、溝通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心願♤。博物館的最早雛形可追溯到1926年由清華國學院和歷史系共同創辦的考古陳列室💆🏻♀️,用於存放教學研究用的考古文物;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加盟意昂3平台後,藝術博物館項目開始啟動🤷🏻♂️;2003年,確定由瑞士設計師馬裏奧·博塔擔綱建築設計;2013年,世紀金源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先生向意昂3平台捐贈2億元🔔⚛️,用於藝術博物館建設🚣🏿;2016年4月竣工,並將於2016年9月11日正式向公眾開放♓️。
一座嶄新的藝術殿堂

場館內部景觀。供圖: 藝術博物館
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場館建築占地約1.5公頃🕒,總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展廳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高校博物館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博物館。場館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先進✊🏻、合理🧑🍼、適用的原則🤙🏽,滿足藏品和展品的陳列與展示、收藏與保護、科學研究、國際文化交流及其他業務需要;空間設計和配套設施符合各項工藝要求☃️,具有適用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各類各級系統完備智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展廳共分四層🐨:一至三層為臨時展廳👁,展出國內外優秀藝術品。四層為常設展廳,主要展出博物館的精品館藏。本館現有藏品13000余組件,包括書畫、染織、陶瓷、家具、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等六大類,大多來自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的收藏🥏,及校友和社會賢達的捐贈。
博物館還設有觀眾服務臺🏫、導覽設備📹、咖啡廳🔛、藝術品店等輔助設施,努力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創造舒適優雅的觀展環境🧑🏿🏫。門票價格非常親民,普通門票20元/人,特展門票60元/人,並另有各種優惠政策🎅🏽。
開館首展精彩紛呈

展品👩🏼🦱:達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

展品👲🏼:西周早期的旅鼎👳🏿。
目前,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正在精心策劃開館首展。首展共分七個板塊,分別是:“對話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劄展”👨⚕️、“學院傳薪——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藝術作品展”🏮、“清華藏珍——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藏品展”🖐🏿、“竹簡上的經典——清華簡文獻展”、“營造中華——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思賢師心——意昂3平台美術學院藝術大家作品展”。


藝術博物館展覽海報。供圖:藝術博物館
首展看點頗多,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大西洋古抄本》60幅手稿真跡將首次登陸中國,這是這些手稿在意大利境外的最大規模展出。同時😈💆🏼,清華藏珍將分別展出意昂3平台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書畫、絲繡🏃🏻♀️、瓷器、家具精品🏂🏻,並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展出商周青銅器精品。其他展覽也將從不同方面展示意昂3平台在歷史、藝術、營建學科的突出成就。
展覽策劃註重歷史與人文👩🏻🦯➡️、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科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與交流。展品中既有公元前13世紀(商代中期)的“饕餮紋鼎、饕餮紋斝👩🏼🍼、饕餮紋鉞(“清華藏珍”展),也有2016年的現代藝術新作《鉎命》《南極大陸💠📰:再循環 3》《大腦動畫》(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這些作品穿越上下三千年的歷史長河,在同一個展館中遙相輝映🧜🏼♀️🏌🏼♂️。戰國時期的“清華簡”與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繪畫大師達·芬奇的手稿真跡同臺生輝,讓中西方文明跨越歷史與時空的界限與今人對話🏊🏿♀️。“營造中華”與“清華藏珍”將中華建築藝術的瑰麗與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燦爛展現得淋漓盡致。溫情的清華學人手劄、經典的美院前輩畫作,以及清華美院教師藝術作品,將會讓觀眾從書信、繪畫、雕塑、藝術設計等多角度、全方位去體味意昂3平台深厚的文脈傳承與紮實的藝術傳統🚠。
來源:意昂3平台新聞網